【湘潭日报】滴水埠膏盐矿 矿工奋起 杀敌先声
2025-09-03 08:25:04          来源:湘潭日报 | 编辑:周冠成 |         

本报记者 谷桔

与湘潭地标建筑万楼隔河相望的岳塘区沿江风光带上,有一处“滴水埠膏盐矿”遗址。这里是中共湘潭地下党抗日活动旧址,湘潭人民抗日毙敌的枪声就是在这里响彻云霄。

“从民国初年到新中国成立前,岸边从滴水埠到五里堆沿线十多里都是矿区,工人最多时超万人,我党很早就看中了这里,派出党员在这里潜伏,开展抗日工作……”随着岳塘区委宣传部副部长罗纳新的讲述,结合《湘潭文学·岳塘区》等刊物的记载,一段烽火岁月徐徐展开。

滴水埠膏盐矿是指以滴水埠为中心,沿湘江东岸向板塘铺延伸的区域。民国初年,湘乡人舒百瑶等人在此发现石膏盐矿,1913年,湘潭第一家近代工业企业“惟一石膏矿公司”诞生,生产石膏和矿盐。随着效益的不断提升,这里先后开设了谦颐、新华、天济、光华、大华、永安等数十家公司。一时间,湘江河畔集聚了大量工人,呈现出热火朝天的生产景象。

1938年3月,中共湘潭县工委恢复后,省工委联络员周纵仁与县工委委员胡佑生研究,将农村中的部分党员转移到滴水埠膏盐矿区做工,建立矿山支部,廖仁杰任支部书记,以此占领工矿阵地,开展抗日救亡活动。后因湘潭沦陷,环境恶化,该支部暂停了活动。

1944年6月,湘潭沦陷。7月,时任中共湘潭县工委组织部部长的张忠廉想开辟一个抗日活动基地,为此他征求了原拗柴区委书记胡岁丰的意见。胡岁丰赞成到滴水埠膏盐矿区开展工作,他分析,膏盐矿过去建立过矿山支部,有一定基础,矿区还有个叫吴桂华的优秀党员,1924年3月入党,担任过乡农民协会自卫队队长、雷祖支部委员。

随后,胡岁丰与张忠廉来到膏盐矿,找到了吴桂华,并将其组织关系接上。此时的吴桂华是复兴膏盐矿业公司工程主任,凭借这层关系,张忠廉、胡岁丰向矿工们宣传党的抗日救亡主张,开展抗日活动,发展党的组织。党支部很快在复兴公司建立起来,吴桂华任支部书记,任务是不断扩大党的组织和秘密建立群众性抗日武装,打击日本侵略者。到1945年8月,该矿党员发展到30多人,抗日自卫队100余人,有力地领导了抗日活动。

“矿工们杀死了日本侵略者,打响了湘潭人民抗日毙敌的实质性一枪!”罗纳新讲述了发生在1944年6月的一个故事。

1944年,日军发动打通中国大陆交通线的“一号作战计划”,6月中旬发起第四次长沙会战。决战前,日军派出小分队来潭侦查,他们在五里堆抢了船只,准备去往河西,驻军及时发现并围追他们。他们回窜至滴水埠膏盐矿码头上岸,义愤填膺的矿区工人们与日军小分队展开正面对抗,成功击毙1人,缴获短枪、指南针若干。众人追击小分队至马家河,又毙敌4人,缴获短枪、手榴弹若干。

湘潭沦陷,日军占领矿区后,矿区自卫队员采取把日本兵引进茶酒楼灌醉,从身后用浴巾或绳索勒住脖颈等办法,秘密处死日本兵,将尸体抛入废弃矿井销尸灭迹,这样杀死了10多个日本兵,并夺取了长短枪10多支。

新中国成立后,滴水埠膏盐矿陆续停产,所有矿洞都已填平,只有当年运输膏盐的滴水埠码头依旧,静静诉说着这段历史。

责编:周冠成

来源:湘潭日报

岳塘要闻
视频精选
精选推荐
我要报料

  下载APP